小博說

 

今年以來市場表現有些極致,乍一看結構性機會很多,高歌猛進的TMT,備受關注的“中特估”等等等等,但是進入5月份,“今年不賺錢”的聲音仿佛多了起來。

 

看數據,5月份前兩個交易日過后,代表公募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的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885001)年內收益已經轉為負……

 

但是,截至5月12日,主要指數中,除了創業板指,像上證綜指、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年內還是正收益。賺了指數不賺錢,似乎是不少基民今年共同的感慨。

 

這種情況下,公募量化的關注度又起,特別是一些指數增強類產品,本身定位就是在指數收益基礎上力求增強收益。

 

站在當下,怎么來看待公募量化?這類產品應該怎么選、怎么投?本期博道月談,我們請博道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博道“指數+”系列產品基金經理楊夢和大家再來聊一聊。

 

作為深度訪談欄目,博道月談每月邀請一位資深投研大咖和大家深度交流,說投資、聊心得、談感悟。老問題,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新認知。

 

劃重點:

 

1、產品還是那個產品,只是市場環境有所變化。當市場中板塊和個股表現的分化程度大幅提升,市場風格切換更加頻繁、劇烈的時候,量化投資的方式因為保持高度紀律性,同時寬度持股、行業分散,優勢就會開始凸顯。

 

2、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講,如果沒有足夠專業的能力去判斷行業,又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仔細研究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的風格,指數增強類的基金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投資角度而言,主動和量化只是捕捉收益的方法不同,各自有適應的市場風格和環境,但都是為了在這個市場上獲取超額收益。

 

4、主動類和量化產品的超額收益特征,會存在一些差異。我們也做過測算,公募主動管理型產品的超額收益大約有3個σ(西格瑪,即標準差,表示數據相對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的波動范圍,公募量化類產品的超額收益大約1個σ的波動范圍。

 

5、如果跑到終點看收益,公募主動管理型產品和公募量化類產品的差別不是那么大,但是,3個σ和1個σ的波動體驗絕對不一樣。

 

6、這1個σ我認為就是公募量化產品存在的意義:提供一類產品,讓想長期持有的人以更好的心態堅持到終點,真正做到長期持有。



為什么賺了指數不賺錢?

 

小博:今年的市場演繹非常極致,雖然大部分指數今年以來還是正收益,但是不少基民的投資體驗似乎并不好,最近大家也在討論“賺了指數不賺錢”,從基金經理角度,怎么來看待這個問題?

 

楊夢:不光是今年,最近幾年的市場大家也能明顯感受到結構分化非常明顯,行業輪動也比較快,一些基金的重倉,如果階段性不在市場風格上,跑不贏指數的情況也很常見。

 

今年以來我們也關注到,不管是專業的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都加大了對量化選股類產品的關注,比如指數增強類的產品。

 

指增產品的超額收益來源平均而言其實一直比較穩定,只是像在2019、2020年這樣的行情下,公募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大幅高于指數,相對而言量化選股型的產品關注度就不是那么高。

 

其實,產品還是那個產品,只是市場環境有所變化。當市場中板塊和個股表現的分化程度大幅提升,市場風格切換更加頻繁、劇烈的時候,量化投資的方式因為保持高度紀律性,同時寬度持股、行業分散,優勢就會開始凸現。

 

我個人一直認為,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講,如果沒有足夠專業的能力去判斷行業,又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仔細研究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的風格,指數增強類的基金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為什么這么講?

 

如果從投資權益型產品的角度去看,大家長期下來能拿到的收益其實是β(貝塔收益)+α(超額收益),其中β是所有權益基金會共同擁有的,雖然權益資產本身波動會比較大,但是長期來看,權益資產的收益率相對其他資產而言也是較高的,這是市場給予我們的貝塔收益。

 

在α的部分,我們做過研究,如果拉長時間來看,主動選股產品平均取得的超額收益跟量化選股產品平均取得的超額收益是相當的:

 

簡單理解,如果跑到終點看收益,公募主動管理型產品和公募量化類產品的差別不是那么大。但是指數增強產品它相對更容易認知,風格也更清晰,因為一般指數增強產品總是會錨定一個指數,是基準指數的“跟蹤狂”,而且還追求比基準指數好那么一點點,長期積累下來其實也會有不錯的回報。



主動還是量化?

 

小博:事實上關于主動和量化的探討一直也沒有停過,您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

 

楊夢:我一直認為,主動和量化從來就不是對立的。只是說在理解上,主動選股型的產品,大家對于基金經理的投資框架、選股理念這些更容易接受,但是一提到量化就會覺得搞不懂,可能交流半天下來最后也不知道你到底怎么做的。

 

我是這么來看這個問題的,投資角度而言,主動和量化只是捕捉收益的方法不同,各自有適應的市場風格和環境,但都是為了在這個市場上獲取超額收益。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量化作為一種方法,我認為背后也體現了基金經理思考后的一些主動選擇。

 

比如在因子選擇層面,在因子配權層面,為什么要選擇用A模式不用B模式,比如要不要做一些行業偏離等等,也是基金經理主觀邏輯的體現。而且,跟主動一樣,量化也需要不斷的去學習,去改進,去迭代,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模型的生命力。

 

只是說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以及最后體現在產品端,主動類和量化產品的超額收益特征,會存在一些差異。

 

我們也做過測算,公募主動管理型產品的超額收益大約有3個σ(西格瑪,即標準差,表示數據相對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的波動范圍,公募量化類產品的超額收益大約1個σ的波動范圍。

 

這是個概念聽起來比較專業一點,簡單理解,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如果跑到終點看收益,公募主動管理型產品和公募量化類產品的差別不是那么大,但是,3個σ和1個σ的波動體驗絕對不一樣。

 

大家都買過基金,如果波動太大你肯定會很難熬,很有可能中途就振下車了,難以堅持到終點,常說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中間拿不住。

 

那么,這1個σ我認為就是公募量化產品存在的意義:提供一類產品,讓想長期持有的人以更好的心態堅持到終點,真正做到長期持有。



量化類產品投資小tips

 

小博:今年以來也看到不少量化類產品的盤點,對于公募量化類產品的投資,您有什么建議嗎?

 

楊夢:公募量化類的產品現在也比較多,我看也有賣方分了主動量化、指數增強和對沖量化三大類。

 

對主動量化、對沖量化的產品,單從名字上來理解可能不如指數增強容易,大家可以去看它的公告,了解一下它的策略基準或者是業績比較基準,對它的投資目標先建立一個相對直觀的印象。

 

比如在布局了主要寬基指數之外,我們也在想,能不能把為投資者選擇貝塔這個事情做在前面?

 

我們的博道遠航就是這樣一只產品,名字上可能看不出來,但它的策略基準其實是對標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885001,這個指數的歷史長期表現是非常不錯的。

 

如果有一只基金能夠保持在全市場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水平,長期來看也能大幅超越主流指數表現,我們就以它作為策略基準來做增強,希望能以相對較小超額收益的波動為投資者提供相對指數有競爭力的超額回報。

 

當然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指數增強類產品還是相對更容易理解的。對于這類產品的投資,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理念,多去關注超額阿爾法收益,少一點關注市場波動。

 

因為有些基民朋友投資指數增強類產品會去關注這個基金產品到底有沒有給我賺到錢,這個市場是漲了還是跌了。

 

但是,只要大家相信,好的公司長期來看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回報,對于指數增強基金,如果它跟蹤的是一個還不錯的標的指數,只要做到拉長周期持有,獲得指數的貝塔收益是一個相對確定的事情,也因此,貝塔收益反而是你不該過多精力去關注的。

 

反而,你最應該關注的,是這個基金產品到底有沒有創造超額收益。因為時間過去了就過去了,超額收益是不可再現的,只要你的管理人還在持續給你創造超額收益,這就是你賺到的,無非是在貝塔收益上面加多少的事情,所以大家可以嘗試把關注點反過來。

 

當然,這類產品超額收益的累積需要通過比較長期的持有,不能太期待它短時間內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超額的爆發,其實非常適合大家作為長期持有的底倉去配置。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別風險?;鸩煌阢y行儲蓄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當您購買基金產品時,既可能按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

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本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基金管理人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風險揭示:

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類型,您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您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巨額贖回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開放日基金的凈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一定比例(開放式基金為百分之十,定期開放基金為百分之二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產品除外,具體以基金法律文件為準)時,您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申請的全部基金份額,或您贖回的款項可能延緩支付。

您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鸸芾砣颂嵝涯鹜顿Y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鸸芾砣?、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